關於持誦
關於持誦

《心經》的解脫觀

《心經》的解脫觀

《心經》雖極簡短,卻涵蓋了從基礎至深湛的修持,由凡夫至成佛的果位。 五蘊是時空整合的我的生命,十八界是空間的我的組合,十二因緣是時間的我的持續。這些都是欲界眾生的生死法,若能以無漏的般若,無我的空慧,觀照此三類因緣的組合及因果循環,當體即空,便得解脫,便得轉凡夫為聖人。唯聖人也有二類,一是小乘,二是大乘。小乘聖者的解脫,是出離三界生死;大乘聖者的解脫,是不戀生死亦不畏生死,斷除煩惱是解脫,利益眾生入生死,那就是《心經》說:「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。」 從凡夫的立場來分析,「無明」為首,推動十二因緣,鋪構出我們凡夫的入胎、出胎、身心世界、愛渴執取、老死憂悲,乃至於歷劫的輪迴。尋常人莫不如此,皆在無盡的「無明-老死」中,永遠生而老,老而死,死而生……,沉淪於無止的無明煩惱、生死流轉以及愛渴悲欣中。這即是人類的實相,凡夫生存的狀態,是「有無明,有老死」。 如是,從無明生,無明滅,以至「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」,所指陳的,即是解脫聖者的兩種狀態,也就是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兩種解脫的層次。「無明盡」乃至「老死盡」,是小乘聖者的解脫;「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」乃至「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」,是大乘菩薩摩訶薩的解脫。   一、小乘,解脫輪迴 小乘的佛法是「從有到無」,認為五蘊及十二因緣具體的存在、運作,「有無明、有觸受、有愛取、有老死」,生死之輪依此持續下去,欲使苦海眾生離苦得樂,欲證解脫,則須「斷無明」,無明一斷,則老死永斷,輪迴永斷。五蘊一離,便得解脫。十八界一出,便出生死。 小乘聖人依此而觀「五蘊」,觀「十二因緣」,觀六根、六識、六塵等「十八界」,一一破除,了知一切非我、無我,都是無常、變易、不真實的,由是而拔除根本無明、泯滅煩惱、解脫三界,永不再往返於三界,墜於次次的輪迴死生中。 於小乘的觀點是認為我是空的、無的,五蘊、十八界、十二因緣的法是有的,所以凡夫是「有無明,有老死」,相對的解脫的聖者也「有無明盡,有老死盡」。由是,摧破無明,出離三界,不復再入輪迴,再入生老病死,是具體的「無明盡,老死盡」。   二、大乘,覺醒有情 大乘聖者卻認為,生死中的我,如化如幻,當體即是空的,五蘊、十八界、十二因緣法,也是如化如幻,當體即空的,當體便不執取,能不執取如化如幻的自我,也不執取如化如幻的五蘊、十八界、十二因緣為實有,便能清涼安住,不必厭離,也無所迷惑。 同時,認知輾轉三世,無非僅是一個華麗的虛幻之柱罷了。凡夫以為「有」,所以牢牢執取、愛渴憂悲、生死往來,無論如何總不肯放棄這幻愛的虛幻之柱。小乘聖者也一樣認為「有」,瞭解其中的生死憂悲、煩惱過患,而急於脫離虛幻之柱,永不再來。大乘菩薩卻了知,此柱本是幻構的,本來即是空的。無論如何地華麗、誘惑,如何地狂亂、顛倒、恐怖……,都沒有實相,也沒有實體,以致,當下即「看破」生死,不執著生死。因為,連生死也只是虛幻色心的起滅來去,本然空性,本來沒有起滅來去。所以《心經》要說:「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。」 不惑於生死,自然也無懼於生死。生死的可怕,在於我們有煩惱、有戀執、有恐懼,有著本能的之於五蘊色心所成「我」的執取。大乘菩薩穿透其間的幻 象,於是,於生死的當下,便能不受生死困擾,也不受此虛幻之柱的各種幻象所吸引、所愚弄。 由於累世所發的悲願,菩薩們於是乘著悲願,屢屢回歸此虛幻之柱,於生死中去去來來、來來去去,協助一切炎惱有情。於風雨旱潦,人世間種種自然與非自然的苦難中,一樣歷劫生死、倍嚐荼苦,卻能安住空寂,不受其中的煩惱所摧折-於煩惱中離煩惱,於老死中離老死,於無明中離無明。 他人的生死輪,卻是菩薩的悲願輪。   因此, 小乘的聖者是「有無明,無明盡」,乃至於「有老死,老死盡」。修行,以期從無明乃至於老死得解脫輪迴為究極。 大乘菩薩卻是「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」,乃至於「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」。修行,在於生死煩惱中,恆保安定,恆住清涼,一世世的投入輪轉中,一世世地燃燈,一世世覺醒有情。   摘自《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》 https://www.ddc.com.tw/book/detail.php?id=749 

2017-10-12
詳閱
大孝大願《地藏經》

大孝大願《地藏經》

《地藏經》猶如修行地基, 不僅契合當代社會的需要, 也是每一個佛教徒提昇生命的基礎。 深入地藏菩薩的心地法門,轉化自己的生命向度, 才能真正為有情眾生獻上超越時空的祝福。   農曆七月,中國民間稱之為「鬼月」,流行普度祭拜各路好兄弟(孤魂野鬼或餓鬼);在佛教來講,沒有「鬼月」之說,七月是「教孝月」,代表著對父母及祖先的懷念與感恩,各寺院通常會舉辦地藏法會,圓滿慎終追遠的孝心之外,也把照顧人間的慈悲心擴大到照顧一切有情眾生。而地藏法會上誦念的經典,便是有「佛門孝經」之稱的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。 《地藏經》是佛陀涅槃前,為了報答母恩,特地上升忉利天為母親說法,並舉揚地藏菩薩過去生為婆羅門女、光目女時,為了救拔墮入惡道的母親,發願度脫一切苦難的眾生。從一念孝親之心,發展出「眾生度盡,方證菩提;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」的大願,如此豎窮三際、橫遍十方、「度人重於自度」的大孝與大願,被竺摩長老視為大乘行者的修行典範。   全方位的關懷 《地藏經》文詞優美、內容豐富,經中因果業報、功德迴向的思想,不僅契合一切眾生的根器,孝親思想更與中國儒家孝事父母、慎終追遠的精神契合,因此傳入中國後即在民間廣為流傳,歷來高僧大德也相當推崇。例如民初的弘一大師,不但著述弘揚本經,每逢母親忌日、母難日及清明,也一定誦《地藏經》迴向母親離苦得樂。 和弘一大師一樣,許多佛教徒是因著親友的往生或重病而接觸《地藏經》的。「還好有《地藏經》陪我走過人生的低潮。」聲樂家張杏月因母親罹癌而誦經,最初朋友都勸她不要隨便讀,以為這是一部專講地獄、閻羅王的經典,張杏月讀了之後才發現那根本是誤解,經中所談的孝親和因果業報,是最深廣的教化。 地藏菩薩的救度,幾乎貫穿了我們生命的每個階段,尤其對於久臥床枕、臨命終時,甚至命終之後七七日內,只要一念迴向,念一佛名、一瞻一禮,或者做大布施、誦經禮懺……,都能不墮三塗。這份來自地藏菩薩的祝福,不僅幫助亡者善終,也讓每顆不安的心有所依止,對當代臨終關懷、生命教育深具啟發。   佛教徒應有的廣大心量 道源長老在《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》指出,由於《地藏經》經文淺白,加上談的都是因果報應及地獄名相,既沒有玄妙的理論,也沒有讓人耳目一新的見地,一般人很容易輕忽這部經的重要性,而把它看成超度亡靈、成就現世利益的經典。 「這就是我犯的第一個錯誤。」曾任大悲心水陸法會地藏壇說法法師的東初禪寺監院常華法師坦言,自己雖然誦了數百部《地藏經》,但經常是為了求功德,把誦經當成了利益交換,後來藉著講經的因緣深入義理,從華嚴思想找到了一個入處,才恍然:在人間修行菩薩道,不能不讀《地藏經》。 常華法師解釋,本經最特別的地方是,佛陀入滅前親自交棒給地藏菩薩,而地藏菩薩就像大地一般,義無反顧地荷擔起一切有情,久遠劫來皆是如此,直到眾生都成佛了,自己才成佛。「地藏菩薩展現的,正是身為佛教徒應有的心量;而且說穿了,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,哪件事不是眾生成就我們的呢?」常華法師也勉勵自己將心量放大,隨時成就他人、隨喜他人,與菩薩的心行相應。 對此,大小創意齋創意長姚仁祿深有同感。閱讀《地藏經》的過程中,姚仁祿發現,隨著時間流轉,地藏菩薩出現不同的化身、救度的對象也有不同,但地藏菩薩並未簡擇,而是無條件地為任何人付出、解除困境。這般「超級耐煩」的願力啟發著他:「其實做任何事,取決於自己『願不願意』發心,不管對方是誰都願意去做。」放下分別心,心境眼界彷彿也跟著開闊了。   開啟心地無盡藏 「明因果,詳事理,堅信心,啟智慧,光大孝道,止於至善之域,即心地無盡寶藏。」淨空法師在《地藏經的啟示》分享,每每到各地弘化,他一定先從《地藏經》講起,就像興建道場,有地基才能開展弘化事業,修行也是如此,而《地藏經》傳授的內涵,就是教我們從心地的建設做起。 例如,《地藏經》裡描繪了各樣各類的苦難,生老病死、天災人禍、戰爭疾疫,這些種種也發生在我們生活週遭,甚至自己的身上。因此如何從誦經過程中,培養對於苦難眾生的慈悲心,不只是停留在經文表相,而能學習地藏菩薩,去觀察眾生的苦、感受眾生的苦,甚至化解眾生的苦,也是每個菩薩行者所要努力學習的方向。 「從將心比心開始。」齋明寺監院果舟法師分享自己的方法,就是設身處地、從他人的角度出發,明白凡夫眾生都是受業力所支配,才會不斷造作惡業,以包容心看待眾生的言行舉止,就能化解彼此的對立衝突。 在漸趨高齡化的現代社會中,《地藏經》再次提醒我們將眼神拉回爸媽的身上。《父母恩難報經》云:「右肩負父,左肩負母,經歷千年,更使便利背上,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。」如何盡孝報父母恩?除了孝養父母,聖嚴法師鼓勵大眾將祝福的心念再擴大,將得之於父母的身體與精神,善用自己的力量,奉獻給下一代、奉獻給社會上的人,乃至於一切眾生。 孝養父母、發菩提心、深信因果、修十善業……,凡此種種,不分宗派、法門皆由此入佛法大海,因此《地藏經》猶如修行地基,不僅契合當代社會的需要,也是每一個佛教徒提昇生命的基礎。深入地藏菩薩的心地法門,轉化自己的生命向度,才能真正為有情眾生獻上超越時空的祝福。 農曆七月到來,除了透過宗教儀式,為親友、歷代先亡眷屬、乃至眾生祈福,在生活中,更要時時提起方法,當地藏菩薩的左右手,實踐地藏菩薩的大孝與大願,把照顧人間的慈悲心擴大到照顧一切有情眾生。如此一來,農曆七月不再是魅影幢幢的鬼月,而是充滿溫暖大愛的平安歡喜月。   摘自《人生雜誌》372期 - 大孝大願《地藏經》 http://www.ddc.com.tw/book/detail.php?id=3371

2017-07-17
詳閱
《心經》中的時空觀

《心經》中的時空觀

《心經》雖則僅有二百六十字,卻涵蓋了從基礎至深湛的修持。 「五蘊皆空」僅是它的總綱。從這個綱領-「五蘊」再可細析為四個要目: 1.從空間來分析 2.從時間來分析 3.從凡夫立場來分析 4.從已成佛、已解脫的聖者狀態來分析。 由是,從凡夫位至聖人位,《心經》涵蓋了各種次第的修行要訣,是一部非常精簡、實用的經典。但是,由於許多的講經者不斷談著「般若」、「涅槃」、「空相」之類的名相,以致使得人們莫測其高深。 然而,《心經》是日常生活中皆可應用的,根本所談的也僅是生命存在至為現實,而息息相關的命題-解釋「人」是怎麼產生的?究竟是怎樣一種東西?為什麼受苦?又如何可以不受苦?從受苦至不受苦的過程如何?   一、從空間上分析 從空間上分析《心經》,它論及六根、六塵、六識。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即我們生理的現象;六塵(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)即環境、情境的現象;六識(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)即生理與情境聯結後產生的心理現象。生命、生活的持續,於空間上必然是六根、六塵、六識的配合運作,也必然是身、心與環境,生理、心理與情境交疊互動的狀態。每一個人類的日常生活、生命活動皆如此,皆不離於此三組十八界。 六根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即指我們的生理現象和條件。何謂「意根」,前面已談過意識,再把意識的前一念連下來連至後一念,便是將前一念的「念頭」當作後一念的「念頭」的根,叫作「意根」。前一念從哪裡來?前一念因身體五官與環境接觸而產生五識。環境是什麼?即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等「六塵」。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不難理解,但「法」是什麼?法,即「意根」所對的境,即符號、觀念。比如「紅」,紅顏色是「色」;但是,如果語言上說「紅」,視覺上並沒有紅色,我們的腦海卻能清晰了知是紅顏色,這即是符號、觀念-也即是「法」。 眼根對色。「色」即指任何一樣眼睛可以看見的物質體,顏色形狀、線條形式……等,又叫「色塵」或「色境」。「塵」即物質。「五塵」即五根所對應的五種物質:即眼睛所看見的「色」;耳朵所聽聞的「聲」;鼻子嗅覺的「香」(「香」總攝所有氣息);舌頭所辨識的「味」;身體所接觸的「觸」,包括冷、暖、粗、細、澀、滑。 眼睛的視覺、耳朵的聽覺、鼻子的嗅覺、舌頭的味覺、身體的觸覺-這個覺,即名為「識」。倘若缺乏六識,五根與五塵接觸,便等於沒有接觸,便不能昇起任何的認識與知覺,也不能昇起心理的經驗與作用-此中,「意根」和「法塵」兩者屬於精神與物質體的交接點,也是由物質進入心理的層面。 三組十八界,六根、六塵、六識,必定聯合互動,始能產生一個人的生命和生活現象。 「盲人無法看見,聾子無法聽覺,不也照樣活著嗎?」也許有人會這樣反駁。 的確,人類之中確有五根齊備或殘缺的,殘障人士也於不完整中仍努力活著,比如夜盲、色盲或生而失明。看不見東西,即以耳朵、聽覺來代替,或用身體、四肢的觸碰來替代-我們將之稱為六根、六識的互相替補作用-本質上,根、識僅是以更內化、轉化的方式進行,並未完全消失。 「五蘊皆空」-從「五蘊」的角度,生命是空的;從空間的現象分析「我」,也是空的。六根、六識、六塵,三組根,一共包含十八個項目,合組成生命的事實。從菩薩智慧的角度來觀照,名為「十八界」,此十八個項目組合的生命究竟是什麼?是「空間中『我』的存在」,是依不斷的因緣組合而缺乏自性的存在,因此,是空的。 十八個依因緣構成的項目,形成了「我」,但是,究其本質,這十八個項目,哪一個項目是「我」呢?它僅是組合起來,於運作中的一種幻覺、幻象。當我們少了一隻眼後,是不是「我」呢?少了兩隻眼,又是不是我呢?一旦全部十八個項目都沒有了,我在哪裡呢?這都是一個一個項目,一一組合而成的,十八個零件一樣一樣拆開來,你說,「我」在何處? 由是,從空間上解析,十八界依因緣變動組合,那依之形成的「我」,因而,也是空的,是虛幻、不實,而非永恆的存在。   二、從時間上分析 從時間上來分析。空間上構成的「我」,名為「十八界」;時間上構成的我,名為「十二因緣」。五蘊事實上便是涵納著時間與空間的整體。 十二因緣具有兩種解釋:一種從當生當下,這一生就是十二因緣的過渡,就是十二因緣一個階段接續一個階段的起承轉合。一種就是從無始的過去,乃至於無終的未來,只要生命未能解脫,十二因緣便恆續流轉,推動生死輪迴之輪。倘若證得解脫,過去是無始,未來卻是可終的。無始而有終,這是苦難的有情於修行的過程中所追尋的目標、層次與進階-因個人的修行而不同,但將持續著直至解脫為止;無論是小乘的解脫或大乘的解脫。 從時間上看我們的生命,最為大家所熟悉的,莫過於「三世」的說法。三世含括三類定義,即過去三世、現生三世、未來三世。過去三世,指累劫累世以來,一次次的過去生與過去世。現生三世,指現在這一階段,今天、昨天、明天是三世。現下一念、前一念、後一念,也是三世。現在此生、過去一生、未來一生,也形成三世。未來三世,即指未來到死,死而又生,於未來際的無量生死與無量輪迴。 無論是哪一種,輾轉三世,都不離於十二個因緣的流變與輪迴。我們便從最切身的現生三世談起。 十二個因緣,即「無明緣行,行緣識,識緣名色,名色緣六入,六入緣觸,觸緣受,受緣愛,愛緣取,取緣有,有緣生,生緣老死憂悲苦惱」。也就是「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」十二個項目。 我們是從生命的「入胎」開始,為什麼而入胎呢?是由無始的無明煩惱,形成第八識,第七識便將之視為「自我的本體」而引發妄想的變動與連續,這即是「無明緣行」。牢執八識的「無明」,而於微細識中產生「我」、「我在」的執取。 此微細識相續流動、愈積愈強,則衍為更粗、更鮮明、具體的六識,便是「行緣識」。 如何具體投射,實踐一個今世的「我」呢?則是「投胎」,具現具體的「名色」,具體的「身與心」。「名」指精神、心理的部分;「色」即是肉體、物質的部分。「識至名色」指的是父母的精卵結合,正於渾沌朦朧中,緩緩孕育,架構一團血肉,更進而漸漸呈現出一個更晰明的身、心的過程。胎兒於此中略略具備了「人」的模樣、形狀與質素。 更進一步,則發展出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「六入」,更完整齊備地呈顯一個具體人類的小宇宙-具有完整的五官、肢體,以及頭腦、意識、思維的運作。 「六入」是人類身心通向外界的窗口。缺乏六入,即無法實踐「成為人」或「生為人」的生命意志。 「觸」,傳統的解釋,認為自胎兒誕生開始,經由「六入」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的相對、相接,而產生「觸」,產生接觸、觸知、觸覺。經由「觸」產生「受」,有了各種苦受、樂受、好受、壞受,種種滋味,種種況味……,於中,又產生了「愛」。這裡,「愛」一字涵蓋了兩面的意思:一面是喜歡,可意、可愛的;相對的一面則是不喜歡、不可意,想排斥、拒絕、丟棄的。「愛」下面則是「取」,兩者其實是前後的關係。一旦有了「愛」,有了悅愛與憎惡,便有了「取捨」與「執取」-執念著想「取」得自己所愛、所悅、所以為好的;相對的,對於不愛、不喜悅、不適意地,即想排斥、打壓和捨棄。 「愛」與「取」兩者的階段非常流長,縱貫生命的所有階段、每一面相。從出生懂得肚子餓,要吃要喝,以及希望追求,希望獲得開始,一直到死亡為止,我們皆處於這樣的境界裡:愛的,就去取;不愛的,趕快丟!經常不斷在這種狀況下。「愛」就變成「貪」,貪得無饜、求索不止。不愛的呢?就想丟掉,丟不掉就恨;取不到、愛不到就恨。種種煩惱於是蔓衍、燒灼。 前述提到,傳統的說法認為「觸」在嬰兒出生以後才發生。但是,現代科學卻進一步指出,在結胎時期,胎兒五、六個月大時,便有了聽覺、觸覺,也能吞嚥-將羊水吞進去又排出來。因此,「六入緣觸」這一部分,在胎兒逐漸具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的過程,「觸」已經隨著官能的具顯逐步發生。但是,更清楚的「觸」以及後面的「受」、「愛」、「取」,則在出生以後才完整呈現。我們不難看到其中強烈的作用:例如嬰兒出生不久,即希望拿東西往嘴裡塞。我們總是這樣重複著,即便長大以後,也不斷地愛取,不斷地希望將所愛、所欲的,統統放入一己嘴裡。然而,由於禮貌、道德、社會、文化、法律……,種種因素的制約,我們無能如斯猖狂,見什麼都要愛、要取,也因而不能完全順意而為。但人們的內心深處卻總還是這個樣子,總希望多得一點、多得一點-尤其之於一己所愛悅、戀執的事物。 因為有愛、有取,人類的生命過程中便造了種種行為、種種的業。而不住的愛取、不住造業的原因,都緣於「有」-緣於我們將自我的身心、乃至於器世間的一切都視為「具體的存在」、視為實存的「有」。由於誤認為真實,以致牢牢執取,不肯放下,便任由愛取,埋首造業。業力的種子又埋藏於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中,七識於微細的流轉識中依然將「業識的種子」視為「真實有」,以為「有我」、「我在」;於是,又將具胎成形,投入下一生了。 下一生的一旦出生,則又難免於老死憂悲苦惱。十二因緣如是運轉不歇,鋪蓋了一世一世的無明愛取,以及一世一世的死生輪迴。 因之,佛家要說,三界最難突破的「見惑」(見解的迷惑)及「思惑」(貪瞋等煩惱),即是在十二因緣的時間長流中,不斷地因惑而造業,因造生死業而感生死果報,便是「有」-因為視業報體的自我及身心、世界為實有,便構成見思二惑,便造生死之業,便感生死果報。這就是十二因緣的三世循環生死流轉。   摘自《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》 https://www.ddc.com.tw/book/detail.php?id=749

2017-10-12
詳閱
在家學佛如何課誦?

在家學佛如何課誦?

答: 課誦的原則,以定時做定課為主。內容應該包括供養、禮拜、禪坐、持名、讀誦、發願、迴向等。 所謂供養,是在佛前擺設香、花、燈、果、淨水和食物。如果條件許可,應當每日換新,保持鮮度;否則亦不當有腐爛、污染、凋謝等的現象發生,以維持佛前的整齊、清潔和莊嚴為原則。 所謂定時做定課,是指在每天的同樣時段,做同樣的功課。最好是選擇頭腦清楚、身心舒暢的時段做課誦。通常是以清晨起床,盥洗之後,早餐之前;或晚餐之後,休息一段時間,就寢之前,為最好的兩個時段。兩個時段加起來,每天至少需要一至兩小時;但也不需要超過四小時,否則課誦時間太多,會影響平常的家庭生活及工作。如果情況特殊,也可以選定上午或下午的任何一個時段,來做定時的課誦。 課誦叫作恆課,又叫日課,就是每天必須有的修持活動,不能間斷。它的作用相同於每晨起床後要漱口、洗臉、飲食、灑掃庭院、大小便利一樣,是保持身心平衡,也是修身養性、警策精進的生活方式。修行的目的不在於形式,形式卻能夠幫助我們達到身心安定、健康、幸福的目的。除了自我的修煉和反省,也有諸佛菩薩和護法龍天的加被與護持。 課誦的項目可多可少,只要每天相同即可。內容可依時間的長短及個人的喜好而有所選擇;但是供水、獻香、禮拜則不能缺少。個人課誦,不一定要用魚磬等法器,亦不一定要會梵唄。若不致打擾他人,可用小魚。在獻供及頂禮三拜之後,早上誦〈大悲咒〉三遍至七遍,《心經》一遍,三稱﹁摩訶般若波羅蜜﹂,然後念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四十八或一百零八遍,再念普賢菩薩十大願或四弘誓願,最後是三皈依,唱迴向偈︰「願消三障諸煩惱,願得智慧真明了,普願災障悉消除,世世常行菩薩道。」然後頂禮三拜,課誦完畢。 晚課應該是在下午或是晚餐之後,同樣供養、禮拜,然後誦《阿彌陀經》或〈懺悔文〉一遍,也可以只誦〈大悲咒〉七遍,念《心經》一遍、〈往生咒〉三遍,念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聖號四十八或一百零八遍,接著四弘誓願,普賢警眾偈,三皈依,迴向偈︰「願以此功德,迴向諸眾生,解脫三界苦,皆發菩提心。」頂禮三拜,晚課即結束。 因為課誦的人,進度有快有慢,有的會唱,有的不會唱,除非環境許可使用法器唱誦,否則不用法器,念誦即可。經咒的遍數也以快慢不等而酌量增減,以配合時間為宜。 如果時間允許,可酌量延長至四十五分鐘或一小時。在早課之前,晚課之後,亦可增加靜坐時間二十五到三十分鐘。最好能夠向正統的佛教靜坐老師學習安全的靜坐方法;否則也得把姿勢坐正,身心放鬆,默念佛菩薩聖號,一心專注,不急不緩。如果不習慣靜坐,也可採用禮拜的方式,以定時或定數禮拜佛菩薩。以無所求之心禮誦和靜坐,是最正確和安全的;否則容易引起幻相、幻景、幻覺,而引發身心的障礙。真正的修行是沒有條件的,當然,它是有目的的;而修行的本身就是目的。 如果僅願把課誦時間加長,而無意靜坐或增加禮拜的次數,則可以在早課的供養、禮拜之後,加誦〈楞嚴咒〉及〈十小咒〉;晚課的供養、禮拜之後,加誦〈普門品〉或者增加〈大悲咒〉的持誦遍數至二十一或四十八都可以。 摘自《學佛群疑》 http://www.ddc.com.tw/book/detail.php?id=4924

2017-07-17
詳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