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持誦
關於持誦

如何念佛?如何持咒?

如何念佛?如何持咒?

答: 念佛與持咒,本來源於修定的方法之一,然在淨土教及密教獨立成派之後,便與修定的方法分了家。如果站在整體佛法的立場來說,仍是彼此呼應的。 念佛的方法,可以涵蓋念一切佛與一切菩薩聖號在內,未必單指念的阿彌陀佛,例如七天之中單念阿彌陀佛,稱為彌陀七,單念藥師佛,稱為藥師七,此外尚有彌勒七、地藏七、觀音七、文殊七、普賢七等。   如何念佛?有兩大類: 一是散心念,二是專心念。前者可在任何時間的任何場合,以出聲念或心中默念,甚至一邊跟人談話,一邊照常念佛。至於後者是剋期取證的念佛法,在特定的專修期間所修的方法,通常用連續念、高聲念,自聽其聲念。印光大師則勸人用數數念,數數與計數不同,計數是用念珠計算,數數是每念一句佛號默數一個數目,念至十句,數到第十,再從第一數起,如是周而復始,便會達到專注的效果。念佛念至「一心不亂」的狀況,必定是專心念佛而非散心念佛。   至於持咒,許多人以為凡是持咒即是修的密法,其實不然,正規的密法,必由上師的師師相傳,必有儀軌修法。一般的持咒,則與持名念佛類似,故在顯教各派,乃至明朝以下的中國禪宗,也用許多明咒。持咒之法,是口誦、耳聽、心惟,身口意三業相應,持咒才真得力,那也是定的一種。若以散心持咒,當然也有功德及感應。持何咒文?則端視個人的心向習慣及因緣而定。通常的人多持〈大悲咒〉、〈觀音咒〉、〈準提咒〉、〈吉祥咒〉、〈藥師咒〉、〈地藏咒〉、〈往生咒〉、〈楞嚴咒〉等。可以用數珠計數念,也可以計時念。   摘自《法鼓山的方向》 - 已絕版 法鼓全集:http://ddc.shengyen.org/cgi-bin/ccdd/show.py?s=08-06p0375&k=4f5b,8207,6301,5492

2017-07-17
詳閱
《心經》的解脫觀

《心經》的解脫觀

《心經》雖極簡短,卻涵蓋了從基礎至深湛的修持,由凡夫至成佛的果位。 五蘊是時空整合的我的生命,十八界是空間的我的組合,十二因緣是時間的我的持續。這些都是欲界眾生的生死法,若能以無漏的般若,無我的空慧,觀照此三類因緣的組合及因果循環,當體即空,便得解脫,便得轉凡夫為聖人。唯聖人也有二類,一是小乘,二是大乘。小乘聖者的解脫,是出離三界生死;大乘聖者的解脫,是不戀生死亦不畏生死,斷除煩惱是解脫,利益眾生入生死,那就是《心經》說:「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。」 從凡夫的立場來分析,「無明」為首,推動十二因緣,鋪構出我們凡夫的入胎、出胎、身心世界、愛渴執取、老死憂悲,乃至於歷劫的輪迴。尋常人莫不如此,皆在無盡的「無明-老死」中,永遠生而老,老而死,死而生……,沉淪於無止的無明煩惱、生死流轉以及愛渴悲欣中。這即是人類的實相,凡夫生存的狀態,是「有無明,有老死」。 如是,從無明生,無明滅,以至「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」,所指陳的,即是解脫聖者的兩種狀態,也就是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兩種解脫的層次。「無明盡」乃至「老死盡」,是小乘聖者的解脫;「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」乃至「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」,是大乘菩薩摩訶薩的解脫。   一、小乘,解脫輪迴 小乘的佛法是「從有到無」,認為五蘊及十二因緣具體的存在、運作,「有無明、有觸受、有愛取、有老死」,生死之輪依此持續下去,欲使苦海眾生離苦得樂,欲證解脫,則須「斷無明」,無明一斷,則老死永斷,輪迴永斷。五蘊一離,便得解脫。十八界一出,便出生死。 小乘聖人依此而觀「五蘊」,觀「十二因緣」,觀六根、六識、六塵等「十八界」,一一破除,了知一切非我、無我,都是無常、變易、不真實的,由是而拔除根本無明、泯滅煩惱、解脫三界,永不再往返於三界,墜於次次的輪迴死生中。 於小乘的觀點是認為我是空的、無的,五蘊、十八界、十二因緣的法是有的,所以凡夫是「有無明,有老死」,相對的解脫的聖者也「有無明盡,有老死盡」。由是,摧破無明,出離三界,不復再入輪迴,再入生老病死,是具體的「無明盡,老死盡」。   二、大乘,覺醒有情 大乘聖者卻認為,生死中的我,如化如幻,當體即是空的,五蘊、十八界、十二因緣法,也是如化如幻,當體即空的,當體便不執取,能不執取如化如幻的自我,也不執取如化如幻的五蘊、十八界、十二因緣為實有,便能清涼安住,不必厭離,也無所迷惑。 同時,認知輾轉三世,無非僅是一個華麗的虛幻之柱罷了。凡夫以為「有」,所以牢牢執取、愛渴憂悲、生死往來,無論如何總不肯放棄這幻愛的虛幻之柱。小乘聖者也一樣認為「有」,瞭解其中的生死憂悲、煩惱過患,而急於脫離虛幻之柱,永不再來。大乘菩薩卻了知,此柱本是幻構的,本來即是空的。無論如何地華麗、誘惑,如何地狂亂、顛倒、恐怖……,都沒有實相,也沒有實體,以致,當下即「看破」生死,不執著生死。因為,連生死也只是虛幻色心的起滅來去,本然空性,本來沒有起滅來去。所以《心經》要說:「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。」 不惑於生死,自然也無懼於生死。生死的可怕,在於我們有煩惱、有戀執、有恐懼,有著本能的之於五蘊色心所成「我」的執取。大乘菩薩穿透其間的幻 象,於是,於生死的當下,便能不受生死困擾,也不受此虛幻之柱的各種幻象所吸引、所愚弄。 由於累世所發的悲願,菩薩們於是乘著悲願,屢屢回歸此虛幻之柱,於生死中去去來來、來來去去,協助一切炎惱有情。於風雨旱潦,人世間種種自然與非自然的苦難中,一樣歷劫生死、倍嚐荼苦,卻能安住空寂,不受其中的煩惱所摧折-於煩惱中離煩惱,於老死中離老死,於無明中離無明。 他人的生死輪,卻是菩薩的悲願輪。   因此, 小乘的聖者是「有無明,無明盡」,乃至於「有老死,老死盡」。修行,以期從無明乃至於老死得解脫輪迴為究極。 大乘菩薩卻是「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」,乃至於「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」。修行,在於生死煩惱中,恆保安定,恆住清涼,一世世的投入輪轉中,一世世地燃燈,一世世覺醒有情。   摘自《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》 https://www.ddc.com.tw/book/detail.php?id=749 

2017-10-12
詳閱
念佛念什麼?

念佛念什麼?

答: 為什麼一句佛號如此有力? 在學習念佛前,人們心心念念的總是:我想要、我喜歡、我討厭、我的……,所思所想、所到之處幾乎無不貼上「我」字標籤。雖然習慣性地關注自我,是一種人類的生存本能,但順著慣性做選擇,最終只會看見自己,看不見他人,因此煩惱不斷。   轉化慣性,念出自性佛 念佛的「念」字,是憶念和明記不忘,即是注意力和憶念力。想要產生改變自我的力量,要從「念」著手。念佛就是教我們善用念這種心理狀態與作用,尤其我們念「阿彌陀佛」,意思是無量光、無量壽,因為無量,所以可以打破人我的界線,進一步引發內在的慈、悲、喜、捨四無量心,如此一來,「阿彌陀佛」就不是索然無味的一句話,而能讓我們的心突破各類各樣的慣性與自我中心,生起無量無邊的善法。 就像最初佛陀教導我們的,在徬徨無助、懊悔不安時,憶念佛,坦然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個起伏轉折,從中增強對佛、對法、對僧、對自己的信心,猶如劃破漫漫長夜的一道光明,顯發自己內在的慈悲與智慧,讓生命之華綻放,為自己也為身旁的人照路。   好好念佛,為自己開光 唐朝的宰相裴休,曾經延請黃檗禪師到家裡來為佛像開光,黃檗禪師對他說:「何必一定要在佛像身上開光?何不在你自己的心上開光?」 念佛就是為自己開光,當我們念念都在自心的光明之中,念念不離清淨、明覺的佛性,會發現:原來所謂的西方淨土並未離開我們的身心,當下的每一念,都能與法相應,當下就在淨土之中。如此,念佛便不再是為了前往哪個淨土,也不是要達到高深莫測的境界,念佛就只是念佛! 摘自《人生雜誌》第392期 :念佛好好 http://www.ddc.com.tw/book/detail.php?id=4835

2017-07-11
詳閱